在中华民国这段历史时期,世界历史上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:而从现在的视角回看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,会感到不断后怕: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,民国的当家集团是北洋军阀中的皖系。皖系和德意志帝国渊源不浅。假设那时候皖系控制下的北洋中央宣布站队德意志帝国,那后果不敢想象——要知道,民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,青岛乃至山东还面临日本人的殖民,假设民国当时成为一战的战败国,结局会如何?不敢想象。
图片
中国的抗日战争,是二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后世的历史一般认为,1939年,堪称抗日战争中最为暗流汹涌的一年,那么,这其中原因何在?
1、抗日战争初期局面
1937年,全面抗战爆发。战争开打没多久,中国的华北、华东等区域就被日本人占领了。当然本来老蒋是打算继续妥协的。但是迫于压力,老蒋只好硬着头皮抵抗日本人——当然,老蒋愿意硬着头皮抵抗,其实也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:苏联人不愿意让日本在远东太膨胀。所以本着拖住日本的想法,苏联选择支持老蒋抗日。而近现代战争很大程度也是军事工业、财政的消耗。
不过即便这样,老蒋依旧丢失大片土地。
到了1939年的时候,老蒋几乎把当时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全都丢失了。
不过,此时的日本人也换了想法。
一开始,日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月的战争,迫使老蒋投降。所以有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说法。但是,单就是淞沪会战,双方就鏖战仨月光景。
图片
不过,当时日本人觉得,只要攻占南京(民国首都),老蒋就会投降。但是,南京丢失之前,民国方面就迁都武汉。于是日本人沿着长江进攻武汉,这时候,老蒋撤退到了重庆——当时老蒋考虑,如果重庆也丢了,那就搬家到成都甚至西康省地盘上。
这倒是让日本人慌了手脚。所以日本人开始不断成立伪政权来对冲老蒋的影响:比如北洋时期的很多军阀、政客,都被日本人网罗住了。
2、危机四伏的1939年
当然,老蒋的战争底气除了源自苏联的支持之外,还因为老蒋相信英法美等国的存在,不会坐视日本吞并中国。
不过,在1939年,事情发生了变化:纳粹德国先是横扫了法国,占领法国全境,之后又不断轰炸英国——一般认为,如果不是因为英吉利海峡的缘故,估计德国兵也会出现在伦敦。
如果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,苏联能抵抗多久?并且,苏联如果和德国开打,那苏联的援助还有没有了?这个问题,让老蒋不能不深思。
至于美国,当时还在卖给日本战略资源。老蒋倒也不敢幻想美国能出手干涉。
所以,没有列强支持,老蒋很忐忑——因为老蒋自己没有打败日本人的信心。
图片
所以,这一局面让老蒋惶恐不已。同时,日本人也开始面向GMD高层进行招抚:日本人表示要和重庆方面谈判——这意味着,重庆高层又能看到“可以妥协”的希望。
而重庆方面,确实也有不少高层和日本人暗通款曲。在这个背景下,GMD的副总裁汪精卫通过出逃越南,并在日本人的支持下返回南京,成立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汪伪。
在经济方面,因为老蒋的地盘大多都是相对贫瘠的地区,所以因为战争,国统区的通胀日趋严重,民生变得异常困难。这意味着,战争还能坚持多久,也成为一个严峻的话题。
并且,在重庆高层内部,在汪伪开张后,依旧有很多声音主张向日本妥协:比如白崇禧就认为,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,现在纳粹德国横扫欧洲,民国不该和日本人死磕到底。
因此我们很难想象:如果此时重庆高层面对内外压力,选择向日本妥协甚至加入轴心国的阵营(按:轴心国不止德意日三国,也有很多仆从势力,比如暹罗就是例子)。那么,之后的历史走势,是很难想象的。
3、结局
当然,万幸的是,重庆方面的决策者在1939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——因为,虽然1939年的纳粹德国在欧洲横扫法国,称霸欧陆,但是这一年的日本其实在经济上已经有点油尽灯枯的意思。等到1940年的时候,美国也出面给日本施压,勒令日本人撤离中国的关内陆区,这一切让重庆方面多少看到了希望。而随着1941年,美国和日本的矛盾不可调和,于是,太平洋战争爆发了。
也就在这时候,老蒋才敢于正式对日宣战。
所以,1939年,对于重庆方面来说,还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、没有底气的一年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